外设

外设概述
 
外部设备简称“外设”,是指连在计算机主机以外的硬件设备。对数据和信息起着传输、转送和存储的作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计算机应用的迅速普及以及网络化、信息化应用的日益广泛,使市场对计算机外部设备的需求不断增长,从而拉动了我国计算机外部设备产业的形成和快速发展。如今,有些产品已形成了规模化生产并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预计未来几年,我国计算机外部设备产业将在研发自主核心技术、培育自有品牌、提高产品性价比、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等方面不断进步,并有望在某些产品领域与国际品牌展开竞争。
 
 
外部设备的分类
 
由于外部设备种类繁多,有的设备兼有多种功能,到目前为止,很难对外部设备作出准确的分类。按照功能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输入设备、显示设备、打印设备、外部存储器和网络设备五大类。 
 
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Input Device )是人或外部与计算机进行交互的一种装置,用于把原始数据和处理这些数据的程序输入到计算机中。现在的计算机能够接收各种各样的数据,既可以是数值型的数据,也可以是各种非数值型的数据,如图形、图像、声音等都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输入设备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存储、处理和输出。
 
显示设备
在计算机输出设备中显示设备相当于我们的眼睛,我们要了解操作是否正确,结果是什么,通常都通过显示设备来观察。目前计算机显示设备主要有CRT显示器、LCD显示、等离子显示器和投影机。而用于微型计算机中的主要是CRT显示器和LCD显示器。
 
打印设备
打印机(printer)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之一,将计算机的运算结果或中间结果以人所能识别的数字、字母、符号和图形等,依照规定的格式印在纸上的设备。打印机的种类很多,按打印元件对纸是否有击打动作,分击打式打印机与非击打式打印机;按打印字符结构,分全形字打印机和点阵字符打印机;按一行字在纸上形成的方式,分串式打印机与行式打印机;按所采用的技术,分柱形、球形、喷墨式、热敏式、激光式、静电式、磁式、发光二极管式等打印机。衡量打印机好坏的指标有三项:打印分辨率,打印速度和噪声。
 
外部存储器
外部存储器是用来存储计算机中不直接与运算器发生联系的那些指令和数据等信息的设备。它最初主要用来扩充计算机内存的容量,但随着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变化,后来成为联机定时、分时系统的随机存储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软件和数据等信息大都存放在高速外存中。
 
外存能长期保存信息,并且不依赖于电来保存信息。但是由机械部件带动,其速度与内存相比就显得慢很多。外存储器不直接与运算器和控制器交换信息,而是在处理机控制下,通过外部控制部件把所需的数据和程序随时送到内存储器,并把运算过程中的结果存储起来。这样就解决了速度和容量、造价之间的矛盾。
 
网络设备
为了高速、准确地进行信息传送,达到资源共享,提高计算机的利用率,往往把许多计算机系统通过专门的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成计算机网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网络控制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计算机与计算机、工作站与服务器进行连接时,除了使用连接介质外,还需要网络传输介质互联设备、网络物理层互联设备、数据链路层互联设备、网络层互联设备和应用层互联设备等五类中介设备。
 
 
外部设备的应用
外部设备的作用是为主机提供需要处理的信息并把处理的结果以人们可以识别的形式输出,同时为主机提供足够大的外部存储空间。外部设备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外部设备是人机对话的传递工具
人们在操作计算机时必须借助外设输送程序和数据;获取计算机处理结果必须借助外设送回信息;了解计算机运行状态必须通过外设传达参数。所以外部设备是人机对话的传递工具。
 
外部设备是信息转换工具
人们与计算机打交道所使用的信息形式是图形、文字、声音、图像。但计算机只能运行二进制数据,因此,外部设备必须将本身的信息形式变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据,才能够进行加工、处理。所以外部设备是将一种数据形式转换成为另一种数据形式的信息转换工具。
 
外部设备是程序和数据的驻存地
计算机要对浩瀚的信息进行管理和组织,就必须由外存储器设备来装载程序和数据,如数据库、程序库等,供计算机随时读写。因此,外部设备具有保存、承载程序和数据的功用。
 
 
计算机外设的发展趋势
今后几年,计算机外部设备产品的发展趋势是集成化、网络化、无线化、智能化、人性化以及健康环保和绿色节能。
 
融合性
现在,“融合”已经成为IT领域的时髦用语。包括产业融合、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乃至市场渠道融合在内的融合从肤浅走向深入,并同时带动了相关应用和相关产业之间的融合。而计算机外部设备的融合将是一个最典型、最完整的融合发展史。
 
外设与计算机产业的融合
产业融合已是全球性的发展趋势。外设产业在很大程度上要与计算机协作存在,甚至在某些渠道融合和服务上需要与计算机捆绑进行。如果一个厂商,能够既在计算机市场中稳居有利位置,又能在外设市场中抢得先机,自然会取得天时、地利、人和得机遇。例如,联想集团计算机和外设产业的结合有可能为企业创造了更大的发展机遇。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以期融合IBM成熟的品牌和渠道走向国际市场。
 
外设与计算机产品的融合
计算机与内置硬盘的融合使计算机从一个简单的计算工具,变成了大容量的存储工具;计算机与CD-ROM、DVD-ROM、CD-RW、DVD-RW等光存储设备融合,不仅提高了计算机的数据存储和传输能力,也使计算机成为一个数据和多媒体制作及存储中心;各种形式的闪存卡和读卡器的介入,又拉开了计算机与消费电子产品融合的序幕;而声卡的出现和显示器性能的提高又使计算机开始了多媒体功能的融合;以太网卡、Modem等网络设备的内置和集成,使计算机逐步具备了网络通信能力;随着无线网络功能的融入,计算机的网络通信功能也日趋完善。
 
便携式计算机对移动性和便携性的需求使它们显示出更前卫的融合能力:从显示器到键盘、鼠标与主机的融合;从音频系统内置到无线网络功能的内置,等等。
 
多功能技术的融合
多功能和扩展性如今已成为用户衡量外设产品的新指标。用户越来越希望一个外设产品能够融合多种功能,使用户在最小的空间内实现最多的办公,并且希望自己购买的产品能够快速、方便地升级。打印机是多功能技术融合的典型代表:从最初的黑白打印到彩色打印、到集成网络打印功能,再到后来的集成扫描、复印和传真功能。而无论是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还是激光打印机,都走过了从黑白到彩色的技术融合过程。目前有些打印机已开始融合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高速处理器和大容量内存乃至硬盘都已经应用到打印机产品中;RIP、加密打印、内置Web网页、IPP等功能的融合,使打印机的独立工作能力大大提高;网络通信和计算能力的融入使打印机成为网络中独立的信息输出设备。
 
彩色喷墨多功能一体机、彩色激光多功能一体机和数码复合机堪称外设技术领域融合成功的一个典范。从低端的个人办公到企业和集团办公,多功能一体机和数码复合机都深受欢迎,并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同样的融合趋势在诸如显示器和投影机产品中也已经出现,网络连接、存储卡读取、电视接收等多种功能都开始融入这些显示产品中。甚至大屏幕电视产品中也融入了打印功能。
 
此外,数码摄像机和数码技术、NAND和NOR闪存技术也都呈现出技术融合的趋势。
 
预计未来的外设产品将实现打印输出、图像输入、显示输出功能的集成,并且智能化水平和独立性越来越高,具备相当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输入输出中心。
 
市场渠道融合
 
市场渠道融合已开始冲击传统的分销渠道。外设与计算机、外设与OA、外设与家电、彩色喷墨打印机与数码相机、家庭和SOHO用户与行业高端用户……销售渠道的融合已引起外设企业的广泛关注。例如,计算机与打印机捆绑销售;彩喷与数码DC渠道销售;施乐OA渠道与富士IT渠道的融合;联想外设入围银行、电子政务等金融、政府高端应用领域等等。
 
渗透性
发挥在IT技术和信息产业中的强大渗透作用,以小带大、以点带面,不断向其它相关技术和高端应用领域渗透,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挖掘现有企业潜力,加速传统工业的改造。例如联想外设已由单一的激光打印机一项业务渗透到了包括激光打印机、多功能一体机以及投影机在内的多项业务领域。
 
网络化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基本实现了网络化,自然催生了用户对外设产品网络化的需求。目前具备网络接入能力的网络打印机、网络存储器、数码相机等外设已经出现。未来趋势是所有的外设产品都将具备网络接入功能。
 
网络化的外设产品是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因而会导致网络外设产品的安装、调试和日常维护比较复杂。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易用性、连接的方便性以及资源的透明性和获取资源的便利性。
 
无线化
笔记本电脑的普及发展,使用户对移动办公甚至移动商务的需求呈趋势性发展,从而对外设产品提出了无线化的挑战。采用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外设产品将是其重要的发展方向。短距离通信的蓝牙技术已成为当前无线外设的主流技术。蓝牙无线鼠标和键盘是出现最早、最多的无线外设产品,优派和飞利浦的无线智能显示器也已推向市场。此外,联想外设在其投影仪、激光打印机、终端设备中采用了关联技术,实现与其它相关设备的互通和互联。无线局域网技术则是关联技术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智能化
智能化也是用户对外设的最高期待。如映美LED高速智能商用彩色打印机、惠普智能彩色商务打印机,微软的智能显示器。此外,智能化数码照片打印机、智能化键盘、智能化存储卡等也都问世。
 
集成多种高新技术
计算机外部设备是集机、光、电、磁学技术和微精密机加工为一体的高技术产品, 是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的产业。其设计和制造难度很大, 产品更新换代将非常迅速。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