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龙年,雷蛇在鼠标阵营上连续发力,推出了多款全新和换代产品。如旗舰级模块化鼠标奥罗波若蛇、中高端对称鼠太攀皇蛇、备受争议的小号“太攀”2013版金环蛇,以及这次评测的主角,2013版炼狱蝰蛇。与其它三款产品相比,新版蝰蛇的变化是最少的,但这并没有妨碍受期待的程度,毕竟上一代炼狱蝰蛇升级版是一款非常畅销的主流产品,给游戏玩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3版炼狱蝰蛇能否接过上一代蝰蛇的大旗,继续延续畅销游戏鼠标的地位呢?下面的评测会告诉你一些答案。
雷蛇2013版炼狱蝰蛇游戏鼠标发布于2012年11月20日,是2006年第一版炼狱蝰蛇的最新升级型号。建议零售价399元,已于2012年12月率先在国内上架出售。2013版蝰蛇主要变化是升级了光学传感器,并对外观细节处做了改良。下面归纳性的列出了所有改进的地方,并在后文中有详细说明。
外包装采用雷蛇传统的开页式样风格,揭开外表皮,可看到PVC塑料包装下的鼠标,并进行试握。在包装的一侧,细心的坛友可以发现,右侧标明了三个等级:Essential、Expert、Elite,蝰蛇被列为了Essential。鼠标分级是雷蛇近几年引入的概念,2013版的那伽梵蛇、太攀皇蛇是Expert,2012版的曼巴眼镜蛇、2013版的八岐大蛇是Elite。个人觉得这个分级仅供参考,并不是说等级低的鼠标只适合新手用。
注释:我们这次收到评测品是美版的Essential,大家在国内购买的行货是中文包装。
打开包装,内部配件比较简洁,包括了鼠标、用户手册、Logo贴纸和产品彩页。现在越来越多的品牌出于环保考虑,都不再附带驱动光盘,需要用户自行到网站下载。好在用户手册中有中文简体部分,方便英文不好的用户阅读按照步骤操作。
外形:就像之前说的那样,2013版炼狱蝰蛇的外观变化不大,依旧保留了原版的右手型设计。尺寸几乎是完全一致,127毫米(长)x 70毫米(宽)x 44毫米(高),重量上轻了8g左右。鼠标适合整个手掌包住的“握”拿方式、不适合用指尖“捏”拿。
看到外形,不少网友也许在嘀咕,“既然是新版为什么改变这么少,炒冷饭?”对此,雷蛇在官网上的是这样说的,“我们不会去修复任何没有瑕疵的东西,因此,我们确实没有对Razer DeathAdder炼狱蝰蛇做太多的改变。”这样的回答我无比赞同。在电子类消费品更新换代迅猛的今天,我认为大众消费者陷入了一个消费误区,就是新品一定要能带来全新视觉冲击,特别是外观,不改变下,还不如买老款呢;而对厂商来说,不大改动下,也不容易唤起消费者的关注度。那么改了就一定好?不改就显得没研发能力?先举个苹果的例子吧。从iPhone1到现在的iPhone5,特别是iPhone4以后,外观鲜有变化,大部分改进是硬件配置和系统升级。苹果做为全球最成功的品牌,我们没有理由怀疑它的研发能力,尤其在美学方面,乔布斯一直将美学至上做为产品设计理念。当评估一款产品时,如果它的外形已经比较完美,任何改进不仅是画蛇添足,而且伴随着巨大风险。再回到外设圈,不得不说,雷蛇2013版金环蛇,不算一款成功的换代品。手感和老版完全没法比,而且选择太攀皇蛇做设计参考也不明智,毕竟太攀刚诞生不久,市场反馈不甚明了。蝰蛇的外形究竟有多完美,这里就留给大家来评判。但是新品必须要有外观大改动,这样的想法是不专业的,我们还得从上代产品本身来判断它是否已经足够好。
材质:上壳和底盘都使用了磨砂材质,取代了上一代的类肤。不过也不像罗技G9x的磨砂外壳的颗粒感那么强,比类肤摩擦力稍微大一点而已。鼠标两侧都加入了的橡胶侧裙,一个个小六边形的斑点,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篮球皮有没有?!橡胶侧裙的摩擦力很大,拇指和无名指打滑的几率大减。
磨砂外壳 + 橡胶侧裙设计,好处是舒适感增强,即使手掌出汗也不易打滑;缺点是缺少了光面的亮丽,风格低调了不少,不像之前的产品那么炫目了。当然美感的问题从来都是因人而异。然而不论你喜欢与否,从曼巴眼镜蛇、到太攀皇蛇、到新版铜斑蛇,再到奥罗波若蛇,我们看的出,磨砂外壳 + 橡胶侧裙的设计将会被雷蛇的设计师延续下去。
按键:正面5个,包括左、中、右键和2个快捷侧键,背面无按键。比起上一代,底盘上取消了profile切换键。除了左键外,其它按键(包括滚轮上滚动、下滚动)均可自定义。按键的手感与前作区别不大,但其实左、右键触压并非Ormon D2FC-F-7N,而是Ormon D2FC-F-7N(10M),游戏鼠标中使用最多的微动型号之一,键程适中,回馈声不大,很柔软。尤其是右键,回馈声很小,适合喜欢静音的朋友。侧键微动是Kaith白点,手感比起左右键当然差不少,不过用到几率也不多。
滚轮:手感差别不大,只是材质上由纯白橡胶改为了黑橡胶 + 灯圈的组合,可以避免时间使用后滚轮发黄的现象。这点和太攀皇蛇、曼巴蛇设计一致,也是雷蛇统一产品风格的另一处表现。
底盘:也是磨砂的,光头处标明了雷蛇最新的4G技术和最高6400的DPI。脚贴和上一代是一样的,方便购买和更换。
线材:长度210cm、直径3mm的尼龙编织线,USB接口镀金,与炼狱蝰蛇升级版保持一致。硬度感觉不出有差,就不多说了。
经过以上的介绍的细节改进,预计使用一段时间后,炼狱蝰蛇也不会掉漆、变色等外观显著变化的情况,是能接受住复杂环境考验的。
内部拆解的部分这次没有做,给大家一个传送门:《新旧变化巨大 炼狱蝰蛇2013版拆解对比》,由Zol的资深编辑崔宁宁先生撰写的,非常专业,强烈推荐。
外观终究是外观,性能才是产品最重要的因素。2013版蝰蛇最重要的升级就是传感器,将原有的3.5 G红外传感器升级到更为尖端的4G版本。通俗点说,就是装配了Avago S3988芯片,代替了上一代的Avago S3888。S3988芯片将DPI从3500提升至6400,目前为止是光学传感器所能达到的最高数值。下面我们通过软件测试、以及持续2周的不间断游戏、办公使用,来综合衡量一下2013版炼狱蝰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性能。
分享一款叫做Entous Mouse Test的鼠标测试软件,它会对鼠标的分辨率(Resolution)、速度(Speed)、精准度(Precision)和平滑度(Smothness)这四项性能做综合的考核,并给出评价(Rating)。这里提供一个入口给坛友们下载(点击下载),谨慎的坛友也可以在谷歌上百度一下。在上传测试结果之前,先卖弄一下英文,科普软件如何使用。
Info:可以输入鼠标的Model(型号),最后复制评价结果的时有记录,不输入也没有关系的。
四项性能测试完毕后,会汇总显示在右下角的评价(Rating)里,有Execellent(极好)、Good(很好)、ok(好)、bad(不好)四个级别,可以复制粘贴测试结果。ok,废话不多说了,下面我们就开始对2013版炼狱蝰蛇进行软件测试。
500Hz, 400DPI
500Hz, 800DPI
500Hz, 1600DPI
500Hz, 3200DPI
500Hz, 6400DPI
1000Hz, 400DPI
1000Hz, 800DPI
1000Hz, 1600DPI
1000Hz, 3200DPI
1000Hz, 6400DPI
通过测试结果来看,鼠标整体表现不错,500Hz下似乎要比1000Hz更稳定些,过高的DPI也会造成一些不稳定因素。当然软件测试并不是评价鼠标性能的唯一标准。
先说遇到的问题。在第一天使用的时候,我隐约感觉了,跳帧。开始认为是设置软件没有更新到最新版本,然而更新之后,跳帧依旧存在。主要的表现是,光标会突然跳到了另外一个位置。我使用的双屏显示器,感觉尤为明显。一天如果使用8个小时,平均下来会有5次左右这种情况发生。后来通过和论坛网友以及雷蛇官方人员求证,确实有少部分用户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有的用户把表面校准功能关掉就没事了,不过我这还是不行。在抱怨RP的同时,也建议雷蛇能尽快的发现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记得上一代蝰蛇也小规模的出现过类似的问题,后来是通过升级固件解决的。
除此之外,2013版蝰蛇定位是非常准确的。由于工作需要,经常要用Photoshop这样的图形处理软件,个人感觉设计对鼠标的要求比游戏要高。光标移动时有轻微的抖动,感觉都会非常明显。下面的示意图可以看出,用铅笔划出的轮廓是非常平滑的。
然后再说游戏测试。本人平时玩的最多的游戏是DotA的RD模式,选好英雄后必然开树或者跳到圈里嘲讽对手一番,“求虐,求教育,求血的教训”,从而鼓舞对手斗志,以及锻炼自己被5英雄1级集体冲塔GANK时的操作能力,虽然大部分情况下被送回基地泡温泉。还有就是塔下补刀的小范围操作、使用跳刀或者Blink技能时确保跳刀准确的位置,这些的操作对鼠标的性能都是有的。2013版蝰蛇可以胜任,没有感觉到局限性。而且它的磨砂材质要赞一下,即使长时间操作手心出汗,不适感也比滑面鼠标小的多。
最后一个评测项目就是雷蛇的设置软件Razer Synapse 2.0,俗称雷蛇云驱动。云储存的概念近几年很流行,尤其是在智能手机领域,应用率很高。简单的说,就是把繁琐的设置、零碎的文件等储存在用户的网络空间内,确保任何兼容设备都能随时获取这些数据,并且实现数据同步。对于外设产品来说,需要飞上云端的数据其实很少,设置而已。但就是这点设置对于玩家来说会非常方便快捷。比如职业电竞选手,云驱动可以使他们耗费较少的时间进行操作设置,有更充分的时间赛前练习。普通玩家去网吧或朋友家玩游戏,也不用担心不适应鼠标,打开云驱动就可同步设置。对于厂商来将,为用户提供方便的同时,他们也建立了一个线上用户平台,可以挖掘潜在资源。
在鼠标普遍都是即插即用的大环境下,设置软件其实被安装和使用并不高,设置一次比较繁琐,导出文件也不可能随时携带。云驱动的出现,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设置软件的使用率,并使用户逐步意识到设置软件的重要性。可以预见,云驱动会是厂商们将来尝试的方向,甚至不排除操作系统也会提供通用的外设云设置。下面就通过炼狱蝰蛇2013版的设置,简单介绍下Razer Synapse 2.0的特点。
当首次安装Razer Synapse 2.0后,必须要注册用户名后方可进入设置软件。
进入软件后可以看到,软件是高度汉化过的简体中文版,翻译的很准确。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选项卡,自定义设备的配置文件、按键分配、性能、灯光和宏命令。这些设置就不一一介绍如何使用,大家可以尝试着操作或者找下软件的使用手册。需要强调的是大家关注的几个相对重要的环节。
板载内存:蝰蛇2013是不带板载内存的。也就是说,你的自定义设置不可能储存在鼠标内部。然而比较有意思的是,自定义快捷键后,只要不插拔鼠标,即使关闭Razer Synapse 2.0,自定义按键也是有效的。
云储存:配置文件下所有的内容都会被上传到云服务器内,包括鼠标选项卡和宏选项卡下的所有设置。这点还是非常强大的。
相互导入:只要是支持Razer Synapse 2.0的同类别产品,设置可以互相导入。比如我之前使用的太攀皇蛇的用户配置文件,也可以通过云服务器,加载到现在的蝰蛇上。
表面校准功能:根据鼠标垫材质的不同,可以自动设置抬升范围,即当鼠标抬起多高后,指针可以失去移动响应。
还有就是快捷键的设置上,提供了很多种选择,非常方便。在基础功能上,我认为这款设置软件已经做得非常完善了,但是在其他细节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也是有的。
更新频繁且不稳定:更新很频繁,有时候能隔天就更新1次。可以理解,毕竟新产品有待提升。但有时更新速度就受不了了,由于服务器在境外,再加上我们的墙厚,曾遇到过一下午更新不超过50%的窘境。尤其是需要更新鼠标固件的时候,只能通过在线更新,没有本地文件提供。
加载略慢:点击图标后,差不多需要5-10秒才能完全加载程序。
开机默认启动:开机默认启动,而且软件设置里没有取消默认启动的选项,只能通过Windows的设置禁用开机程序。
总体来说,2012年1月10日Razer Synapse 2.0首次开启Beta版测试,经过1年多的无数次更新,进步还是很大的,并且已经拉开了和竞争品牌间的距离。
有类产品只能仰望羡慕,有类产品凑合着办公上网还行,而有类产品我们希望它外观独特炫目,能在游戏中发挥不一样的价值,咬咬牙还能负担得起,这类就能成为畅销的游戏产品。我认为考验厂商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看它有没有这么一款东西。倒不是说要有多强大的技术,而是要从外观、做工质量、操控稳定性、软硬件兼容性、使用舒适感、游戏内功能、价位等多方面均衡的考虑到大众化需求,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然而一旦成功,这些产品在很多年中都会立于不败之地,甚至影响其它品牌产品的走向。微软的IO、IE系列鼠标,赛睿的西伯利亚系列耳机,雷蛇的炼狱蝰蛇升级版鼠标等,都是畅销游戏产品中的代表作。2013版炼狱蝰蛇各个方面继承了上一代蝰蛇的优点,并且还改进了一些细节之处,如果能在稳定性的有所提升,我相信它本身具备了成为畅销品的实力。至于能否大卖,就看雷蛇对新老蝰蛇是如何平衡的了。
最后,带来几张插电的2013版炼狱蝰蛇图片,供大家欣赏。谢谢观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