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系列凭借着外形一直有着独特的气质,不同的配色出了一波又一波,但就是能让游戏玩家着迷。狂热之橙的主题亮黑色,一样有着类似钢琴烤漆的质感,在聚光灯下能够显出很强的光晕效果。
双梁式头架,让耳机显得很轻量化,当然它也确实比一般的全包围式耳机轻出不少。头顶接触部分是皮革加绒质材质。
侧边的钢丝是西伯利亚V2一直以来的配置,也是耳机轻量化与自然调控长短功能的一部分。
耳机的主体部分仍然采用了50mm驱动单元,全封闭式耳罩。相比霜冻之蓝的白色,狂热之橙的黑色有着更强的反光效果,这种强烈的光影效果,有着一种目光焦点般的作用。这种富有质感的光彩,或许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它,但是我敢肯定,一定有很多人会对它一见钟情。
皮质耳罩,表面纹理细腻,仔细看的话甚至有一层皮革的“油光”,烘托出耳机的质感。
皮质的调教也非常软,甚至牺牲了不少的弹性。这种质地肯定带来了更多的舒适性与包裹感,但应该会热。
麦克风没有变化,还是隐藏在左侧耳罩内。说话时抻出来就可以了,长度刚好到嘴唇一侧。
麦克开关和音量调节。
USB声卡,与霜冻之蓝相同,3.5mm插口很难供得上灯光的电量,所以也只能采用USB供电。
附带有一根2M的延长线,加上耳机本身的1M线,3M的总线长几乎是目前最长耳机线了。
灯光
灯光的调教一定是大家最期待的,霜冻之蓝干净、湛蓝的光效让它有了无可比拟的人气,同属iluminate系列的狂热之橙呢?
可以说,狂热之橙几乎完全将霜冻之蓝的灯光系统承袭下来,环绕耳罩的橙光非常纯净,光环的亮度均匀,在黑色的网状之下,有着极度的吸引力。
在微距下的灯光表现依然出色。
侧视下的环绕光。
根据驱动的更改,狂热之橙可以设置6种灯光方式,包括:关联模式(与音效,音乐或语音相呼应),缓慢呼吸式,快速呼吸式,超亮,低亮,关闭。在后面的驱动介绍中,我们会逐一演示。
驱动
驱动程序同样来自赛睿 engine,到官网直接下载好,约50M左右。
狂热之橙驱动程序设置与功能基本就是EQ与照明两种功能。对于不爱麻烦的朋友再好不过,不过喜欢调教设置的朋友应该不满意——可选功能太简单了,只有EQ与灯光的调节。
EQ设置,简单的均衡调节,同样也预设了几组效果,不满意的话就需要自己手动调整了。
灯光效果,强度与脉动的两组调整,都是中文,操作很容易。
听感
狂热之橙的驱动由50mm发声单元组成,这也是西伯利亚V2系列的标准发声单元。对于这个系列的听感,肯定很多朋友都有着自己的理解。狂热之橙与V2系列在听感上的区别不大,所以它同样有着一个相对综合性的音质表现。
《微风山谷Breezy Valley》是班得瑞的第九章专辑,整张专辑,由三年的时间埋首於瑞士南方的萨斯菲山谷( Saasfee Valley)之中,实地撷取当地的自然原声为素材,并以音乐忠实呈现从白霭冷洌的雪色,舒人胸怀的绿茵,到静观月升的静谧,沐浴温暖日落等不同时空的时节变化。
配合狂热之橙的名字,选听了专辑中的Indian Summer印度之夏。歌曲首先由舒缓的钢琴带入,作为背景的竖琴回音荡漾极富弹性但下潜力度一般,钢琴之后则是一段吉他的演奏,令人沉静在略带悲伤的音乐中,随着整首曲目进入高潮,呼应的串场风铃声也清晰可闻,最后的钢琴独奏令整首曲目表达地更加完整。整首曲目,霜冻之蓝虽然没有表现的处处到位,但闲暇之余用来欣赏这样的纯音乐,耳机对于细节、场景的表现还算到位。
游戏测试是老节目了,作为赛睿最为得意的优化部分,狂热之橙在CS中听音辨位不在话下,弹壳落地的声音也能够清脆识别。
视频灯光演示
文章总结
在音质上,西伯利亚V2系列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综合型”风格,狂热之橙的音质也在我们的意料之中,脱胎换骨的音质改变可能要到赛睿推出西伯利亚V3的时候才能感受到了。所以,音质来说,狂热之橙还是一个适合游戏、听歌、电影都能拿得出手的耳机。而外观上的变化,无疑它要与霜冻之蓝上演一出黑白配。但要说的是,狂热之橙的推出距离霜冻之蓝过了大半年时间,但除了颜色外,很难从它身上找到与霜冻之蓝不同的地方,如此来看,恐怕uminate系列确实要做真正的换壳者了。
赛睿西伯利亚V2 狂热之橙耳机
参考价格:899元
相关阅读
Escarpins Louboutin ...
Chaussures Loubout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