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稍稍解释一下:
有朋友提醒我该是made by benq,理解,并且非常感谢。
首先我得承认,我的英语并不好,4级都勉勉强强的涉险而过,所以可能比较让人觉得不知所云了。
其实我的意思相当于是made in china或JP或XX,而把这里的地名换成benq,
就是把benq比作一个个产地,一个王国或更大的概念,而不仅仅是个厂牌。
所以相当于是个中文化的英文变体,有点自说自话的意思了……
总之我想表达这样一个意思,但可能有误,而如果改成made by benq,我觉得也不大对劲,
所以如果有更合适的建议也谢谢赐教{:soso_e152:}
再补充个键帽印字的事儿,
覆膜儿印刷我也觉得奇怪,所以也问了一下,benq这么做倒是有它的想法在,听听也有道理:
他们觉得透明键帽,如果用蚀刻,就很可能像是同刻那样,不怎么明显,填料的话成本是一方面,还容易变黑,
所以如果字迹不是很清楚,那么除了比较专的玩家,普通用户可能觉得无法理解
——就像我有朋友看到我用同刻就觉得“这是什么鬼东西,看都看不清……”。
为了照顾大多数用户,就用了这样的方式。
另外,说是用了移印的方式,因为键帽的弧度较大,所以印起来还是很麻烦的。
不管怎么说,是用心考虑过,至于考虑的是不是在点子上,我想也就留给玩家和市场去评价吧,
我只期望他们能考虑替换键帽的事,abs即使是其它方式的印字,我也有同样的期望。
退一步说,即使使用了pom或pbt,坛子里这帮爱折腾的也还是会希望有不同的键帽可换,
这不是耐不耐磨和打不打油的问题,这纯粹是折腾,哈哈 
最早接触Benq这个牌子是学生时代,那时候它和Acer还没有完全分开,
对于一个苦逼穷矮撮来说,能接触到的也就只有光驱而已。
口碑很好,价格公道,最重要的是各种街边D版光盘从不挑剔,什么“岛国片”,“棒子片”,“欧美片”都没问题,
从此对Benq充满了信任感和安全感~
后来Benq独立了,自己机箱上的acer logo自然也换成了benq,
这家伙和三菱化学这两个牌子一起成了我硬盘的减压站——不停的下载、刻录,各种素材、教程、电影,
一直走过了dvd的时代~
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benq逐渐地很少在我的眼前出现了,dell显示器,mac,allienware,sony等等占据了我的IT生活,
记得当年第一次看笔记本电脑也去打听过benq的,后来还是没有选择它。
是我的问题?还是benq的问题?
或许是我变了,benq没变;又或许是benq变了,我没变,又或……谁的问题都不是吧。
言归正传,benq在键盘鼠标这块并不是个新厂,之前也用过它的鼠标,型号完全不记得
——因为那时候并不是很在意这个——稀里糊涂的觉得也挺好,后来知道了鼎鼎大名的海湾、海贝,
才知道优秀的键盘鼠标不只是微软或者罗技才会做。
但不知为何,此后的benq就不在那么热衷于此了,当然显示器、投影仪的口碑都不错。
再后来就是最近了——看到各种新生的机械键盘品牌,在这两年已经是司空见惯,
又一篇报道说是透明键帽,如何华丽等等的新品黑轴,已经不痛不痒,但看到benq的logo时就勾起了很多回忆,
在我心里它不是个顶级发烧品牌,但却是个“广谱口碑”品牌,并且产品之丰富,历史之悠久(IT行业),足够我去信任。
说实在的,对于一些新起步的外设品牌,我没有多少期待,比如XX罗,这并不是贬低,
我解释一下,不是因为产品本身——我没有用过产品,完全没有发言权——而是对品牌的不了解或无信任感(这个谁都可以理解,完全没听说过嘛),
加上形象设计上没有打动我,所以不太关注。
但benq这四个字母本身是我比较信任的,即使它没有做过机械键盘,benq就是benq,
就像sony如果卖电饭煲我同样可能会试试看一样~
于是就有了这个体会谈。
外观
开包
简单附上开包过程,我一向从外向里说,算有个全面了解吧。
图多些,对于没机会看到实物再下手的朋友,自认为这样了解的应该更充分些。
其实写个帖子挺麻烦的,图多了有人会说全是图,没内容——可如果查查字数,你会发现我的帖子通常都在5k-1w字,
或许正因为图多,让人会觉得字少吧,能用图说明白的我都会用图,这是我的原则,清楚明了。
如果看了图让人摸不到头脑,那是我的水平问题,不是“该不该用图”的问题。
另一方面,图少了,也有人会说,字太多,看着累……
所以,基友们,“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话就是对我说的啊……
防伪查询什么的一应俱全。
包装盒做的很大,但可以说并不是很华丽,深色的主色调,银色,白色的字体。
喷涂或类似墙面纹理的印刷底纹,开始拿到手的时候还以为是弄脏了……
黑轴的5kw次寿命,win键锁定功能,黑白两种颜色,白色是红键帽,黑色是橙键帽。
另外,6键无冲其实不提也罢……
侧面有着简要亮点的icon。
打开盒子可以看到,虽然盒子巨大,但并不是塞满东西的,合理的架空键盘对于防震的作用显而易见,
这点考虑的很充分,虽不华丽,却实用贴心。
我这只是白红配色的,包装内的东西很简单,并没有附送热闹的附件:键盘一只,质保书一份,简要说明和卡片一张。
赏析
键盘整体是时下比较流行的窄边硬线条,时尚简约。这样的造型可以说挺保守的,不会出错,也不会“天打雷劈”……
相比有些新厂推出的各种“特色造型”相比,并不会让人“瞬间湿透”……
可这句话49敢说——如果说喜欢的人多就是好看,那目前没有哪个奇葩造型的键盘会比这样的方式好看。
背面带有固线槽,这个设计很贴心。
纯白色的键盘,配合暗红色的透明键冒。
这个白色并不灰,不是G80-3000那种发灰的白,也不是plu那种纯白,benq这个kx890的白,介于两者之间,
不冷,也不脏,颜色控制的不错。
另外,之前的初感中我也提过,对于透明键帽,我的态度很暧昧~不追捧,较怀疑。
对于49这种已经过了水果味的年纪,碰出跳的东西之前,总是思量再三。
而这个建帽的效果,就是之前我说的那四个字——“跳而不寨”。
做到这个不容易,不是因为“跳、透明”就等于“寨”,而是现在太多的“寨”就喜欢做“跳”,作“透明”
——走在街上,看到个奇葩拿出一块“板砖”,铃声响起,周围一圈霓虹灯转着闪,爷还不舍得接听,美滋滋的看着那圈灯,
环顾四周,生怕别人看不见——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啊,类我之凡夫俗子只看的鼻涕横流,满脸黑线……
各大寨厂都拼这“最炫的民族风”,实在让我对“透明”有了本能的抗体……以上为我之不敢对透明有非分之想的起因之一吧。
而这梅红般的键帽,没有那么“炫”,配合白色的键盘,显得它跳,但本身饱和度和透明度都没那么高,质感又比较均匀细腻,
所以就有了那四个在我看来很不容易达到字——跳而不寨了。
侧面看过去,角度很标准,键帽高度也是错落合理的,线条简约精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