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就是本次活动的试用产品,vulcan 主动降噪耳机了。收到东西时包装盒上有些灰尘和磨损,且无封口,后看产品本身时也可以看得出,试用品并非全新,不知其它几位朋友如何,
反正是活动,之后还需发回,只有评选后才能得到奖品,相信奖品既是全新的了。
耳机包装盒很大,黑,白,红为主色调的设计,和玩家国度整体的系列设计是一样的。
正面翻盖打开后可以看到内盒,内部能看的只有随机附送的便携包,并不能看到耳机本体。
Vulcan耳麦的盒子背面有着主动降噪技术的一些信息和参数解释。
盒盖内侧用的是工业设计草图的样式,匠心独具,精心雕琢的意味在里面。
旁边的橙色图形元素都是UV印刷,效果艳丽。
总的来说,这款耳麦的包装在同类产品中是不错的,无论是印刷质量还是纸板用料,都够高端,且耳机本身又在内盒便携包里,保护作用也是一流的。
包装内容物一览
便携包一只,耳机一只,mic、耳机线皆为可拆卸设计,另附用户手册、质保卡和catlog各一枚。
这个设计我拿到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想起了魔声的studio,这个耳机在年轻人中很流行,但并非定位游戏应用,可有一点两者很像——那就是都应用了主动降噪技术。
内容附件和包装形式也有相似之处。这个图还是当初开包录音师的时候拍的,这两个耳机在折叠方式和便携盒收纳这两点上如出一辙。
声音如何,后面会稍带提到,不做过多比较,两者无论价格、应用点和面对的用户群体皆完全不同,唯一可比的是降噪技术而已。
概览
耳机是用来听的,外观不是最主要因素,但第一印象却极大地影响着使用者对产品的好感。49我也是很注重产品外观的,一个工业设计是打动我购买商品的首要因素,否则我也不会买魔声那个耳机……
华硕这个耳机第一感觉很好,红黑搭配的经典配色,线条也简洁流畅,在外观设计上很讨喜。
然而耳机到我手上已经有些磨损,有剐蹭和磕出硬伤的地方,这很让人心痛啊~~题外话,我对自己喜欢的东西,一向精心呵护,每包附干燥剂保存,定期擦灰,清洁保养,何其苦X(这字和谐了)~叹上一经手之人,必不像我这般爱护。
正面,红色的耳罩很显眼,亮漆的红色在搭配磨砂质感的横梁和单元支架时尤其突出。
两侧纹理上印着玩家国度的巨大logo。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到耳罩的内部也是红色的。
赏析
耳机侧面可以折叠,这在便携耳机的设计中比较常见。两侧单元都折叠一下就可以放在附带的便携包里。
无论是携带还是对于耳机的保护,这个设计都很贴心。这么大的耳机,还带着mic,携带起来确实是问题,而对于游戏玩家和电竞选手,这点很重要。
可拆卸麦克风和耳机线,布局合理(带有麦克风卡扣和耳机线隔袋)的便携盒,种种都看出设计者的用心良苦。
凑近一点看这个单元的设计,侧面的纹理和rog logo很醒目,磨砂质感也很细腻,边角处理细致,缝隙均匀无毛刺。
作为大厂的王牌系列,这个耳机在做工细节上有模有样。但个人对这个单元边上的纹理设计视觉效果上感觉一般,感觉像什么呢?蛇皮编织袋~~这点见仁见智吧。
正面看上去细腻的黑磨砂加上甲壳虫一样的红色车漆,宽大的皮质耳罩,还是比较抓人眼球的。
弧形的外观设计很圆润,模具精细,细节处理完美,配色和各个部件尺寸比例拿捏到位,使得耳机整体气质显得很时尚
——这点和常见于电竞产品的外观设计风格——以“酷”和“科技感”为主的流行方式——稍显不同,倒很像音乐耳机厂商的作法。
再看几个细节
侧面连接处两边都有个银色的华硕logo,也是弧形的设计。
单元左右标志,为了不打破外观的连贯造型,刻印于单元连接处的内侧。
左边单元下面“内容”丰富:箭头指的是降噪开关,依次是耳机线接口和麦克风接口。
右边则是电池仓的开仓按钮,按下去后logo处的电池舱盖就会弹开。
内部放入AAA(7号)电池一枚,给主动降噪技术供电。
这是耳机线上的线控和接头。一端为3节(耳机端),提供左右声道发声和麦克风通信功能;
另一端则是标准的耳机和麦克风3.5mm接头,红绿颜色区分,接头上也刻有耳机和麦克风的icon,方便辨认。
线控提供音量调节和麦克风开关功能,同时背部有线夹,方便固定。
关于这根线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小东西,这个设计很贴心,干什么用的呢?当不使用麦克风的情况下,可以把麦克风的插头插在这里,使连接线看起来更加整齐。
这使得它有了一定的随身出街耳机功能,毕竟顶着麦克风,mp3接口旁边再甩着一个mic插头,对于喜欢听着音乐走路的用户鸭梨还是挺大的……
为了不浪费降噪功能和颇为时尚的外观,能够戴着它出街作为除了比赛外的日常伙伴,无疑是个一举多得的事。
麦克风的设计也是细节考究,红黑搭配,磨砂配合亮漆,和耳机整体非常搭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