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普—你手中的鼠标

作者:欧凯|发布时间:2018-12-11 10:21:09
[摘要]达尔优EM945高阶游戏鼠标即将降临

你了解过你手中的鼠标吗?
它,为什么叫鼠标呢?
它,又是由谁发明的呢?

今天,我们将会来了解我们手中的鼠标到底是如何发展而来,它,又将变成怎样。

小科普—你手中的鼠标


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Douglas Engelbart)。他,就是被誉为“鼠标之父”的美国传奇发明家。鼠标就是由这位鼠标之父在1964年发明的,而在当时,鼠标的作用是为了使电脑的操作更简单便捷,通过鼠标来取代键盘输入的繁琐指令。

小科普—你手中的鼠标

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鼠标,在当时那个没有鼠标的年代,这个新型装置外形就是一个木盒子,里面装有两个滚轮,只设有一个按钮。它的工作原理是由滚轮带动里面的轴旋转(两个滚轮分别负责X/Y轴的移动),产生阻值,通过阻值的变化产生位移信号,通过电脑的计算和处理后,就达到了屏幕上的光标移动操作了。
而鼠标这一个名字的由来,也是由Douglas Engelbart和他的同事在实验室中把这个拖有长长一根连接线酷似老鼠的装置戏称为“Mouse”而得来。

鼠标的发展
虽然,在1964年鼠标已经诞生了,但是它并没有因此而被普及,它只是用于研究工作中,并没有向大众推广(毕竟当时电脑也是非常奢侈的设备)。
直到1983年,苹果公司推出的LISA电脑,这也是苹果公司第一台使用鼠标的电脑,从此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鼠标的作用(此时个人电脑依然非常昂贵,还没到普及的程度)。
到了1984年,Macintosh(也就是现在的苹果电脑)让鼠标这个除键盘以外的输入设备走进了千家万户中,之后Windows系统的广泛使用使得鼠标逐渐流行起来,并最终成为了电脑的标准配置之一。

小科普—你手中的鼠标


而在鼠标发展历程中,我们最先遇到的是机械鼠标(或滚轮鼠标),对于80、90年代的小伙伴来说肯定不陌生,这种里面有个重重的滚球的鼠标可谓是家喻户晓,它的工作原理基本与最初鼠标之父创造出来的一样,通过滚轮、辊柱和光栅信号传感器组成,接口也通常是ps/2 接口(圆形分别是绿色和紫色的那种接口)。

小科普—你手中的鼠标

光电鼠标

滚轮鼠标基本已经很难再看到了,目前我们用得最多的就是光电鼠标,通过光线的传导实现了滚轮的位移作用,没有了重重的滚轮,在鼠标位移中定位也更准确了,通过鼠标内部的光学传感器和处理芯片所实现的功能也更多了。

今天,大家对手中的鼠标是不是有了更深的了解呢。不过,机械鼠标的确是让小编想起不少小时候的回忆了呢。

鼠标的全面进化—达尔优EM945高阶游戏鼠标

小科普—你手中的鼠标

它,即将到来
敬请期待...

达尔优精良外设
与你了解更多外设资讯

[责任编辑:'']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 分享

相关阅读

暂无推荐内容

评论(3)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发表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添加表情
*友情提示:首次回复增加5元发烧值,多次回复往后每次增加1元发烧值,前5次回复有效!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 会员头像
    liujie  2018-12-23 09:12:41
    我的天哪
    点赞 (0) 回复
  • 会员头像
    playwy123@  2018-12-12 12:32:37
    点赞 (0) 回复
  • 会员头像
    zu7dao  2018-12-12 09:05:02
    不错 支持
    点赞 (0) 回复

5292篇 文章总数

32453638 总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