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在之前写初感体验的时候就提到了我初接触鼠标之后的一个很直观的感受,那就是这款鼠标可以算是SS多年涉足鼠标开发之后的一个集大成的产品。这种感觉无论是在你拿着鼠标把玩,还是实际使用之后都会有这种感觉。因为它的每一个细节都看得出是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的升华。你甚至可以从它的许多改进后的细节上看到前辈产品们所经历的失败和教训。所以,我文章的标题只用了两个字,那就是进化!!!没错,SENSEI能做到目前的表现,SS在前辈产品身上所遇到的问题和交的学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相对前辈产品来说,SENSEI身上几乎所有的细节,都是改进而来。所以SENSEI的表现,可以说是踩着前辈的身体而获得的。 正是因为这样,它这个旗舰的名号才叫的当之无愧。虽然相比其他厂商的旗舰产品来说,无论从外观还是性能,SENSEI都显得缺乏新意。但是,这种靠改进和积累而诞生的产品,却能给你一种实实在在的踏实感。因为SS在鼠标领域来说,底蕴其实很浅,能够看清这一点,并且谨守自己的优势,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不断的取得进化,这本身就是一种务实的态度。 所以,如果你期望SENSEI能给你一种像RAZER产品一样的不拘一格的另类风格,那么你必然要大失所望。 而如果你要求的是获得一杆称手的武器,那么你则可以安心的选择SENSEI。 这就是我对这个鼠标的直观看法。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些文字更适合出现在文章的结语而不是前言,但是我前面说了,既然我的文章已经慢了不止一拍。那么我就干脆来个倒叙,先告诉大家这个鼠标靠谱,然后再说明靠谱在哪里,以求博得一些不同之处吧^_^
如上图,初看外形,你会发现这个鼠标与它的前代产品XAI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没错,无论是人体工学,形状,还是按键的数量及键位设置,它们都一模一样。所以我在前言里说这个鼠标重点在于进化。
那么具体进化在哪里呢?首先是外观!(别急着扔西红柿,前面我说一模一样是外形!注意,是形,没说外观)体现在外观上面最大的进化来自于外壳的材料。如下图,SENSEI抛弃了自家鼠标所惯于采用的磨砂漆工艺。因为这种工艺虽然质感很好,视觉效果也不错,但是却经不住长时间的手汗侵蚀及磨损。基本上在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的使用之后,外壳就会留下明显的磨损痕迹。这也是XAI,甚至包括很多罗技旗舰产品所遇到的通病。没办法,材料特点所限。 而SENSEI则采用了类似电镀效果的制作工艺。 抱歉,我没法拿到厂商的技术资料,所以我无法提供这种工艺真正的准确名称(其实名称无所谓,主要是制作方法拿不到,商业机密嘛)而且说实话,是真不知道,所以我也不想装作很懂的样子胡乱编个名字。 我只告诉大家(还没摸到实物的人)这种工艺很给力!
解释一下,下图鼠标外壳呈铁锈红色是家里的装饰材料倒映出的颜色所致。而实物外壳是像第一张图一样的银灰金属色,有点像不锈钢。
没办法,家里的摄影棚已经拆了准备放进新房子,所以最近的评测图片只能在桌子上随意应付着拍。光源也不好,大家将就看吧。
另外,有一点需要强调,那就是其他兄弟的评测我想大家早就看的烂熟了,所以我也不再专门在后面的软件功能部分单独介绍这个有1000多万色选择的LED灯有多牛B。我只能说,我试了好多种组合,最后反而还是觉得默认的这个配色最好看。看来厂商推荐的东西确实也是经过论证的,哈哈,当然,这是见仁见智的,不喜欢别喷我。
自IKARI激光版首创的液晶屏依然作为旗舰产品的专有配置骄傲的存在着。说实话,如果说我个人对SS鼠标的哪个设计最为赞赏,那么一定就是这液晶屏了。 不光没有影响鼠标的整体重量,也没有什么高故障率的报告,最主要的,它其实是把抛弃驱动,优化电竞功能这个宗旨发挥到极致的一个体现,而其中尤以精细调节DPI最为值得称道。但可惜的是,这个功能虽有极大的人性化体验在内,无奈曲高和寡,在这个快餐时代,已经甚少有人愿意真的花心思来优化自己的装备了。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但无论如何我也要向首创的设计者致敬!
1.驱动使用
前面已经说过,这篇文章实在慢了不止一拍,所以我这里就不再絮絮叨叨的给大家介绍驱动的具体功能了。因为其他兄弟的文章早就有过详细的阐述。而我这里,则会着重点评每一项驱动的功能跟细节,来评述一下这些内容是否真的有实际意义,或者说有哪些利于实际使用的意义。
A、汉化程度
跟Darknight同学看完驱动汉化界面的感觉一样。说实话,汉化这一块,中国大陆被歧视已经很久了。玩个PS3,哥为了联机,下本钱只买正版游戏,可是呢?除了繁体中文的港版之外,我基本找不到汉化过的游戏。 是,虽然繁体字写起来很帅,虽然繁体字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但是哥从小到大都是读简体字的,虽然看得懂,但也有轻微的不适应啊!!!好吧,我忍! 听说战地3联机很牛X,为了联机,我也买了正版。帅!还是繁体中文,我再忍! 谁让你大陆地区不受重视尼? 不过看到大湿的驱动语言选择居然只有简体而没有繁体,我在选择语言的时候心里那个自豪啊,终于扬眉吐气一回! 可是尼,哎,我没Darknight同学觉悟高,忍不住吐了会槽,最后送SS一张囧脸以示鼓励吧。
B、自定义按键功能与宏设置
自定义功能现在基本是带驱动的鼠标都有,不带的貌似也能在WINDOWS里设置。所以也没啥需要表扬的。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大湿的右侧键实在不适合我等右手握鼠标的用户,所以自定义功能在我这里唯一的作用就是利用它屏蔽了右侧键。而宏设置稍微高端一点的鼠标也都有了,但大湿的宏设置是可以设置延时的。这个设计很让我刮目相看(最近一段时间忙,所以对新产品的敏感度较低,所以这个功能是否是SENSEI首创我不知道,懒得调查了,就当是首创吧)为什么刮目相看呢?其实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值得深度挖掘的功能,自由度与可能性不次于前面提到的精细调节DPI。不过话说回来,这是个快餐时代,是否有人愿意,或者说有几个人愿意花时间去精细的研究多少延时适合自己,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但曲高和寡也好,无人问津也罢,至少厂商在设计环节充分的考虑到了可能性与可行性。而在这个流行吃老本的时代,这种创新我还是愿意给予它足够的掌声的!
C、直线修正
这是个自RAZER熔岩烈火版响尾蛇(RAZER被新加坡人收购之后,杀回主流外设市场的第一款产品,也是走向成功的起点,十分经典的产品,参数现在依然不过时)开始走进人们视线的。争论不休到如今快7年了,也没争出个所以然,有人说带修正的鼠标就是垃圾,推崇IE3和IO1.1那种无修正的产品才是最保证手感和瞄准的利器。也有人说带修正的才是好东西,可以适时的修正你的准星轨迹,增进精准度。有温柔**的效果(囧)不过不管哪一方说的对,总之我只看见拿着IE、IO的顶级选手杀人依旧犀利。而拿着带修正鼠标的选手战绩也一样给力。所以到了今天,无论哪个驱动提供直线修正开关或者微调功能的我都要拍手叫好。为啥? 多省心啊,喜欢就开,不喜欢就关,吵个毛啊?
D、鼠标加速
说实话,我之所以对KINZU深恶痛绝,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这个蛋疼的鼠标加速。在我的概念里,SS一个做电竞产品起家的厂商,居然能开发出一款自带鼠标加速的鼠标,这实在是不可接受的行为。可是更令我蛋疼的是,这个鼠标居然卖的还很好。想起几年前去加速参数都被CSER保存在自己QQ资料里以备网吧比赛使用的情景,我真的开始感叹,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啊。不过与KINZU同时代的XAI在这方面被攻击的却很少。 所以这次的SENSEI我着重测试了一下加速问题。 测试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在屏幕上看准一个点把准星对准这个点,然后在鼠标垫上也给出一个固定的起点,接着使用鼠标向右侧快速甩动。甩动过程要求尽量保持平稳快速。然后在准星停稳之后向左侧慢速回位。经过多次测量之后看准星是否能回到原位,如果可以,就说明没有加速,如果不能,那么相差的距离大小就可以说明存在鼠标加速的幅度。 通过这样的测试,KINZU可以说是惨不忍睹,但SENSEI要好很多,注意,我说的是好很多,也就是说有一点点,并非没有。不过虽然听朋友说国外论坛人反映这个的老外不算少,但是我个人还是觉得这一点点对我的影响几乎没有。 当然,这也算是个个人习惯的问题,我这里只是提醒比较纠结加速的朋友注意。
E、DPI调节
驱动里提供两个档位的精细DPI调节,最低为30,最高为5700。这一点通过鼠标背面的液晶屏也基本可以实现,不过需要特别提到的是,驱动还提供双倍DPI功能,也就是11400。据说这是针对目前渐渐增多的三屏(三个显示器同时使用的游戏玩家,比如飞行模拟游戏)用户。这个设计的出发点可以说很好,而且目标用户群的锁定也非常准确。但是我不得不说的是这里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在EC鼠标上市之时论坛里炒的昏天黑地的所谓插值问题。说实话,通过一些渠道,我打听过这个技术的详细资料,但是得到的答复依然是无法令我满意。因此我不能说这个技术是插值还是有什么其他原理。 但至少2倍后的的DPI我在30寸显示器上面初步的感受了一下,没觉得有什么所谓插值来的虚假感,就跟当初使用EC感觉差不多。而且SENSEI与XAI同样采用A9500芯片,但XAI的最高DPI只有5100,可是SENSEI却达到了5700,不知道这个算不算是插值。希望前段时间那些有时间也有精力的朋友可以深入的挖掘一下。
F、智能DPI切换
说实话,想不出更好的词汇来概括这个功能的名称。所谓智能,就是鼠标指针低速移动的时候,DPI会自动切换成一定量的慢速。而中速以上移动,DPI则恢复正常。这个东西我花了些时间研究,也参考了其他兄弟写的文章。得出的结论是这个功能想法很好,但其实没用(个人认为)至少在官方没有给出设计初衷的前提下,我暂时想象不出有什么情形是需要这个功能发挥作用的。或者说即使有能用到的场合,这个功能对游戏应用也没有任何本质的提升。就和RAZER鼠标里注明的ON-THE-FLY功能一样,从原理上讲得通,但是实际用起来却完全不方便。 所以在厂商没有明确的使用推荐之前,或者说没有人找出让人信服的应用环境之前,我对这个功能是持保留态度的。
G、光头感应高度调整
顾名思义,原本毁了众多激光鼠标产品口碑的光头高度问题,终于有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那就是按照自己的需求微调。 一开始,我认为这个功能与智能DPI切换有些类似,是个比较鸡肋的功能。因为大多数人在对比之后,更需要的是光头感应高度适中的产品。太低和太高都不好。而SENSEI在无驱动的默认状态下的高度其实已经十分OK了,很适中。那么再加入这个微调功能是不是有点多余呢?后来一想,不能说我想象不出无用武之地就可以全盘否定,所以虽然我认为这个功能可有可无,但是我还是为厂商这种全面的考虑叫一声好。
H、USB回报率
在评测ZOWIE EC的时候我曾经做过这样的论断,那就是在这个硬件性能开发逐渐走入瓶颈,DPI军备竞赛越来越不被用户在意的年代,ZOWIE首创的1000HZ USB回报率的参数进化很快就会成为厂商新的参数竞赛点,进而成为新鼠标产品的标配以及宣传重点。果不其然,看看EC之后的产品,确实标配了。我个人很支持1000HZ的回报率。因为比起越来越高的DPI,回报率带来的精准度的优化其实更为现实。
I、按键统计
一个有意思的小功能,很贴心的设计。但也仅限于了解一个单位时间内的按键次数这样的数据,还没想出更有意思的用途。
J、自定义屏幕图片
鼠标背部的小液晶屏是可以上传一张128X32尺寸的bmp点阵图片的,可是我实地上传了几次,却总是死机。可能是我找的图片有问题吧,也没有太多时间搞。不过既然别人都搞成功了那只能说明是我自己的问题,挺有意思的小细节,足见产品设计的用心之处,值得鼓励!
K、软件的CPU占用率
看了Darknight同学的评测,里面提到CPU占用率的问题。我不知道是不是硬件配置的缘故,还是纯粹的人品问题? 我是I7 950+GTX580+华硕玩家国度Rampage III Extreme+芝奇2G X 3,表示无压力。不过当然,以一般驱动软件的CPU占用率来说,SENSEI的驱动确实略嫌过分了一点。也许是集成功能太多的缘故吧。
L、BUG
事实证明Darknight同学文中提到的BUG确实存在,而且是比较致命的缺陷,所以希望SS尽快更新软件来修正BUG,以及CPU占用率高的问题。
说实话,深入研究SENSEI的驱动之后,我有一种惊喜感。因为这个驱动的设置看得出是真的花了大心思的。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并不简单的功能堆砌,而是真正的提供了一些可玩性和可研究性很强的实用功能。打个不恰当的比方,SENSEI的驱动就像是苹果的IOS,充满了活力,而原来的驱动就像是塞班,只提供了一些基本的东西,可玩性几乎没有。所以虽然还存在比较严重的BUG,但是我还是十分看好SS这样的改进。
2、手感描述
SENSEI的外形和XAI完全一样,所以手头已经有XAI的朋友,可以联系自己的握感,再把鼠标表面的光滑度略微想象的大一些,那么基本就是SENSEI的握感了。 而对于没有接触过类似外形的人,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这是一款对称鼠标,所以如果你是像我一样的人体工学控,那么可能你使用SENSEI的握感就会打些折扣。不过总体来说,这款鼠标的握感还是非常舒适的。
它的背部隆起角度很适中,而尾部的的曲线下降也恰到好处,不会出现微软的SIDEWINDER或者X5那样高弯腰短屁股的突兀握感。而左侧拇指握区弧线也较为适中,加上肤感材质的辅助,握感极为出色。
通过液晶屏及按键组合其实可以实现大部分驱动所提供的功能,而这部分,恐怕SS是专为外出比赛或者训练的选手设计的免驱模式。但功能设计和组合键略显复杂。
SENSEI的滚轮滚动手感很出色,在游戏中做出超级跳等动作毫不费力,既流畅,手感又好。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这个滚轮的刻度要比其他同类产品大一些,假设其他产品的滚轮刻度为1的话,那么SENSEI的滚轮刻度就至少是1.3甚至1.5。这一点初入手的人恐怕要经过一点适应。
键入感
按键采用的OMRON的D2FC-F-7N(10M)是目前用户认可度最高的产品,所以无论是键程,还是键入感或者节奏感都非常舒适。
手感
鼠标整体属于典型的“微软系”(所有参照IE3和IO进行外形及手感综合设计的鼠标我统称微软系,范本有蝰蛇、KINZU、XAI、EC等)外形属于相对的扁长形,因此握法也延续了微软系产品一贯的方式,那就是整个手“趴”在鼠标上,靠大拇指与无名指或者小指来作为着力点控制移动鼠标。微软系鼠标底盘宽大,天生具有稳定性的优势,加上重量适中,所以无论是灵活性还是稳定性都有极为出色的表现,算是射击游戏用鼠标里的全能选手。SENSEI移动手感顺滑,指针轨迹流畅,无丢帧。微动继承了OMRON国产白点清脆,回弹适中的特点,所以无论是CS还是战地3里面的单发点射,或者是2-3发、4-5发的多发点射都极为舒适。结构感明晰,不像蝰蛇那样要适应很长时间才能掌握节奏。 但不得不说,毕竟是对称型鼠标,所以整体握感,个人感觉相比IE3这种纯人体工学产品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3、兼容性测试及游戏手感描述
测试游戏:CS、战地3
为什么总是用CS测试?
其实很多新人看到测试内容的时候十有八九都会问这个问题。其实外设四大件中,以鼠标、垫子和耳机对于硬件的依赖性最高。而尤以CS对装备的要求最高。举例来说,鼠标和鼠标垫的定位精度,其实只有在CS和战地3这种强调真实枪械射击感的游戏中才能充分体现。而相比战地3和CF,CS对于后坐力所引起的弹道偏移,枪口上扬等表现要更为真实。所以好的选手对于弹道的把握才是枪法的关键。其次是单发和多发点射的重要性,这个环节考量的是鼠标微动的节奏感,如果节奏感清脆明晰,那么自然就会影响到点射技术的发挥,所以点射技术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选手游戏水平的优劣。而这种要求在其它射击游戏里则要低很多。再说耳机,众所周知,CS里耳机是战术和打法环节的灵魂,准确的听声辨位,有时哪怕是一丝细小声音的捕捉都能够左右一局比赛的胜负,尤其对于比赛残局的走向至关重要。而其他游戏即使音效做的再好,也没有如此高的声音捕捉要求。所以无论是评测四大件的哪一件,CS都是最好的测试项目。
A、SENSEI+ZOWIE GTF+原配贴脚
不废话,兼容性完全没有一点问题。而在游戏方面,说实话,CS里无论是技术层面的定位效果,急停急起的瞬间瞄准,应激反应下的大压力瞄准。还是主观性较强的移动顺滑度,阻力,舒适度等各方面这个组合都尽善尽美。 尤其是在这个布垫占据市场主导的时期,不管是老版本TF,还是新的SPEED版,我都将他们作为SENSEI这个鼠标的优先搭配方案进行推荐。如果要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均衡而又不失爽快。不管你是CS队伍里使用AK\M4的突击手,还是使用AWP的狙击手。或者是战地3里面四种职业的分工,你都能在这套组合里面找到合理的手感取向。所以,无论是出于我的个人喜好,还是出于技术层面的均衡性考虑,我都像所有SENSEI的布垫用户“墙裂”推荐这一组合!!!
自家的东西,又是兼容性最好的布垫,当时不存在兼容性问题。
如果你是个传统布垫的用户,那我毫不犹豫的推荐你搭配SENSEI。不过这个组合在游戏里相对偏向稳重流。 因为布垫阻力相对较大,所以它的绝对滑度要低于同属布垫的TF。因此,像鼠标速度较快的人,或者是使用AWP较多的稳重打法的人更适合这个组合。相比TF组合,QCK组合多了一份理性而少了一点活跃。CS里面使用这个组合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不过在战地3里面如果你是初上手 ,那么可能会有些不大适应。因为无论是战地还是目前最火的主视角射击游戏COD,它们默认的射击方式,尤其是精确射击都是需要不断的按住鼠标右键来开启瞄准镜视点的,而在中指或无名指按住右键之后,你会发现原来的操控鼠标方式会发生一些轻微的改变,所以移动鼠标的习惯也需要有轻微的改变,这时候你就会发现阻力较大的布垫会出现一点点移动不畅的问题,进而影响射击精度。这一点需要经过一定的适应过程方能解决。 所以对于这个组合,无论是CS还是战地3的玩家,我更推荐使用狙击枪的稳重流打法选择。
SS自从XAI时代开始,就已经解决了激光引擎兼容性差的问题,所以在原本激光引擎比较怵的树脂垫子面前,SENSEI依然是游刃有余。
这个组合毋庸置疑,必然是疯狂的突击手们的最爱。尤其是在CS的死亡服务器里,使用AK或者M4正在状态时候那种舍我其谁的爽快感与霸气令人欲罢不能。而SWIFT是既老版本S&S之后最好的树脂垫。可以说基本继承了S&S那种大颗粒,粗狂顺滑的爽快感。所以我再次墙裂推荐突击手们考虑这个组合。 当然,由于战地3我刚入门没多久,还处于端着狙击枪躲在队伍后面阴人的时期,所以硬去说突击手的感受我实在说不出来。这里只能说声抱歉。
原本并没敢报太大希望的ICEMAT测试让我对SENSEI的兼容性刮目相看。要知道,早期的激光引擎在ICEMAT上面是完全不能动的,而现在看着SENSEI在ICEMAT上欢快的奔跑,真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使用方面我不想赘言,因为很多人都知道,其实我是ICEMAT手感的拥护者,它全面的表现可以说是所有鼠标垫中的最佳。但因为尺寸太小加上过硬过亮导致我一直没有下决心长期使用。不过我还是建议所有ICEMAT用户考虑这个组合,说实话,找到了当年用IE3的感觉。
优点:做工精良、手感和性能都非常出色,驱动性能及功能设置极为出彩,兼容性好。
缺点:价格过高导致性价比低下影响普及,外壳虽有本质性进化但无奈外形换汤不换药,驱动存在较为严重的BUG。
五、后记
后记紧扣主题,那就是进化,给力的进化!如果单单从它的性能还有多的数不过来的进化之处来说,这款产品真的无愧于SS旗舰级产品的地位。可以看得出,这是设计师的心血之作,也是过去数年不断积累的经验之作,确实非常出彩。 但抛开它的驱动BUG以及许多人诟病的外形换汤不换药之外,其实影响这款产品最终市场表现的因素还是过高的售价。 所以,如果让我推荐目标人群,那么我首选不差钱的米人们,然后是真·发烧友们,这款产品我可以保证对得起它的高价,不坑爹(以发烧友的价值观和购物观来说)其他大家自己看着办吧。
原文作者:夜飞行
相关阅读
2016-01-30 08:46:48
2016-01-30 08:26:20
2016-01-30 07:28:28
2016-01-30 04:18:45
Rantopad Blade和Razer Sphex超薄体验
2016-01-29 06: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