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全文阅读

外设天下|作者:赖猫可可|发布时间:2015-10-26 08:47:00
[摘要]  Cherry MX轴可以算得上是最经典的机械键盘轴体,但因为一些原因也迫使很多厂商开始自主研发轴体。而目前的自主轴体也基本已经步入了正轨,无论是做工还是手感都还是相当不错的。而此次,笔者就选用了两款目前比

  Cherry MX轴可以算得上是最经典的机械键盘轴体,但因为一些原因也迫使很多厂商开始自主研发轴体。而目前的自主轴体也基本已经步入了正轨,无论是做工还是手感都还是相当不错的。而此次,笔者就选用了两款目前比较火热的轴体:松鼠轴和高特轴来进行拆解对比评测。不过,说到MX轴就肯定会联想到Cherry,所以CherryMX轴自然不能放过。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目前我们比较常用,并且比较熟知的就是青、红、茶、黑这四种轴体,而此次的对比评测也将围绕着这四种常用轴体展开。但由于笔者并未有测试轴体的工具,所以以下表中的数据是来源于网络的。


青轴参数篇:


  青轴是笔者认为最经典的一款,也是受欢迎度最高的一款轴体,同时它也是最具有机械键盘特点的轴体。它有着非常清脆的“click”声,在每次敲击键盘的时候都能带来一种激情,所以也常被称作“打字神器”。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MX青轴参数对比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Cherry MX青轴的动作分布图展示(图片来源于网络)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高特MX青轴的动作分布图展示(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惜松鼠青轴的动作分布图还暂时找不到,所以无法进行图片展示。


红轴参数篇:


  红轴是2009年才被推出的,所以相对较晚。它的手感是这4种轴体中最软的一款,所以也有很多人说它的手感类似薄膜。而且红轴应该是受到最大争议的一款轴体,因为爱它的人是真爱,不爱它的人是真喷。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MX红轴参数对比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Cherry MX红轴的动作分布图展示(图片来源于网络)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高特MX红轴的动作分布图展示(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惜松鼠红轴的动作分布图还暂时找不到,所以无法进行图片展示。




茶轴参数篇:


  茶轴可以算是全能了,它是介乎于黑轴和红轴之间的手感,而这款轴体也是笔者的最爱,既能感受到段落感,又不需要很大的触发力度,对比像笔者这样每天都要拼命码字的人来说,茶轴还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不过即便这样,茶轴也逃不出和红轴一样的备受争议命运,所以还是有人经常说茶轴的手感是最偏向薄膜的。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MX茶轴参数对比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Cherry MX茶轴的动作分布图展示(图片来源于网络)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高特MX茶轴的动作分布图展示(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惜松鼠茶轴的动作分布图还暂时找不到,所以无法进行图片展示。


黑轴参数篇:


  黑轴一般都是游戏爱好者的首选,因为它没有段落感,给人以直上直下的手感。虽然黑轴也可以用来打字,但时间长后可能会感觉比较累,并且Cherry的黑轴是最原生的机械键盘开关,也是Cherry的经典之一。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MX黑轴参数对比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Cherry MX黑轴的动作分布图展示(图片来源于网络)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高特MX黑轴的动作分布图展示(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惜松鼠黑轴的动作分布图还暂时找不到,所以无法进行图片展示。




MX轴体的工作原理: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Cherry MX青轴的拆解展示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Cherry MX青轴的黄金触点展示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Cherry MX青轴的动作展示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Cherry MX青轴的动作展示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Cherry MX青轴的动作展示

 

  在评测中需要展示的12颗轴体的拆解都是相同的,并且它们的“黄金触点”触发原理和图片都是相同的,所以在这里笔者就用Cherry MX青轴作为这12颗MX轴体的示范。


MX轴体的拆解步骤:


  CherryMX轴、松鼠MX轴、高特MX轴的拆解步骤都是相同的,所以在这里就用Cherry MX红轴和高特MX红轴来做示范。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Cherry MX红轴的拆解步骤展示

 

  1.用指甲或是撬棒将箭头所指位置的卡扣撬开。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Cherry MX红轴的拆解步骤展示

 

  2.撬开2个卡扣后,就可看到上图的效果;之后继续撬开另一边的2个卡扣。需要注意的是,在两边的卡扣都撬开后,一定要慢些打开开关帽,否则轴体内的弹簧很容易弹丢。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高特MX红轴的拆解步骤展示

 


  3.将底座下方的其中一个针脚顶在桌角上,轻轻用力按,即可将轴体中的一个触点金属片取下。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高特MX红轴的拆解步骤展示

 

  4.取下触点金属片后,再将另外一个针脚顶在桌角上,轻轻用力按,即可将第二个触点金属片取下。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高特MX红轴的拆解步骤展示

 

  到这里,轴体就完全被拆开了,是不是很简单呢?而且松鼠轴和高特轴在取出触点金属片时会比Cherry更加容易。


3款MX青轴拆解对比篇:


  3款MX青轴对比中的图片、文字排列顺序为:Cherry MX青轴——松鼠MX青轴——高特MX青轴(排名不分先后)。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青轴的正面对比展示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青轴的四周侧面对比展示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青轴的背面对比展示

 

  从外观来看,无论是正面、4个侧面、还是背面,3款MX青轴基本一样,当然除了品牌名称。还有一点,笔者手中的这款松鼠MX青轴为透明盖,但无论是否透明,它们的实际作用都是相同的。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青轴的拆解对比展示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青轴的开关帽固定卡扣对比展示

 

  这3款开关帽固定卡扣在颜色、卡扣样式上面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不过这些并不是决定轴体好坏和手感的关键因素。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青轴的底座对比展示

 

  3款底座的差别和开关帽固定卡扣的差别差不多,都是一些颜色、卡扣样式的区别。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青轴的弹簧对比展示

 

  弹簧最主要的是钢材本身,而弹簧的压力主要是依靠弹簧自身的股直径和钢材直径。如果厂家选用的弹簧钢材材质不好,弹簧的疲劳速度会很快,很有可能出现在用很短的时间内就断掉,或是变得没有弹性。

  关于股直径方面,笔者再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一根弹簧是1指头粗,1根是小臂那么粗,两根弹簧盘好以后的直径都是50公分,那大家会觉得哪个压力大呢?

  而对于我们目前所熟知的这些轴弹簧,可以说越长、越细、圈数越多,压力克数就越小;弹簧越短、越粗、圈数越少,压力克数就越大。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青轴的弹簧的参数对比表格

 

  从参数来看,压力克数最大的是Cherry MX青轴,其次是松鼠MX青轴,最后是高特MX青轴。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青轴的触点金属片对比展示

 

  轴体上的触点金属片是机械结构的核心部分,黄金触点也在这个部分(凸出的小点)。而我们一直所说的段落感,就是由这2个铜片的黄金触点在接触时产生的。不过,触点金属片可不是决定段落感的唯一途径,它是需要和下面所要介绍的开关帽一起组合,才能决定段落感的强弱。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决定段落感的开关帽展示

 

  从图中标注的地方可以看到开关帽凸起的部分,而这凸起的部分在被玩家按下,并接触到触点金属片时,可以使触点金属片变形,而变形的效果就是影响段落感的最终因素。简单来说,开关帽凸起部分的凹凸越明显,段落感就越强烈;凹凸感越小,段落感就越小。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青轴的开关帽对比展示

 

  开关帽的构造主要是影响键程和Click声,同时还会影响键程。而在青、红、茶、黑中,Click声最响的就是青轴,那是因为青轴选用的是分体式开关帽,就是由这个蓝色的开关帽上的白色小底座决定的。

  从上图看,这3款青轴的开关帽看似好像都差不多,但在白色部分的细节方面还是有些不同,不过的确不太容易看出来,而这些细小的差别主要的影响是Click声。而蓝色的部分经过测量,均为13mm,所以它们的键程都是相同的。

  而在对比开关帽的凸起中,松鼠MX青轴是相对来说稍凸一些的。


红轴拆解对比篇: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红轴的正面对比展示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红轴的四周侧面对比展示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红轴的背面对比展示

 

  和青轴一样,这3款红轴的本质区别并没有什么不同,所以不会在实际使用中有什么差别。但是从背面来看,松鼠MX红轴的采用的是五脚轴,而Cherry和高特却是三脚轴,不过这些并不会影响实际的手感。只是五脚轴适用于无钢板的键盘,这样是为了使轴体很稳定的固定在PCB上,不会出现东倒西歪的现象。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红轴的拆解对比展示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红轴的开关帽固定卡扣对比展示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红轴的开关帽固定卡扣对比展示

 

  红轴与青轴的开关帽固定卡扣都是采用了相同设计和材质,所以也只有在颜色、卡扣样式上的区别。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红轴的弹簧对比展示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红轴的弹簧参数对比表格

 

  而对于我们目前所熟知的这些轴弹簧,可以说越长、越细、圈数越多,压力克数就越小;弹簧越短、越粗、圈数越少,压力克数就越大。从参数来看,压力克数最大的是松鼠MX红轴,其次是高特红轴,最后是Cherry MX红轴。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红轴的触点金属片对比展示

 

  这3款MX红轴的触点金属片采用的都是合金原料,但从图片中可以看到这3款触点金属片的颜色有些不太相同,这是由于这些合金原料的批次和产地不同,所以导致了颜色不同。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红轴的开关帽对比展示

 

  从图中可以看到这3款MX红轴的开关帽上并没有青轴开关帽那样的白色小底座,这是因为红轴采用的是一体式开关帽的设计,所以这就是Click声大小的根本原因所在。图中这3款MX红轴开关帽的长度都为12mm,并且凸出的地方高度是相同的,所以在手感方面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茶轴拆解对比篇: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茶轴的正面对比展示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茶轴的四周侧面对比展示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茶轴的背面对比展示

 

  同青轴、红轴一样,3款MX茶轴在外观方面都是基本一样的,只有一些并不影响手感的差别。同时,松鼠茶轴也依然采用了五脚轴的设计。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茶轴的拆解对比展示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茶轴的开关帽固定卡扣对比展示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茶轴的开关帽固定卡扣对比展示

 

  3款茶轴开关帽固定卡扣的差别也和青轴、红轴一样,只有一些颜色、卡扣样式上的区别。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茶轴的弹簧对比展示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茶轴的弹簧参数对比表格

 

  而对于我们目前所熟知的这些轴弹簧,可以说越长、越细、圈数越多,压力克数就越小;弹簧越短、越粗、圈数越少,压力克数就越大。从参数来看,压力克数最大的是松鼠MX茶轴,而Cherry MX茶轴和高特MX茶轴并列第二名。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茶轴的触点金属片对比展示

 

  这3款MX茶轴的触点金属片采用的都是合金原料,但从图片中可以看到这3款触点金属片的颜色有些不太相同,这是由于这些合金原料的批次和产地不同,所以导致了颜色不同。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茶轴的开关帽对比展示

 

  这3款MX茶轴的开关帽和MX红轴的长度相同,全都为12mm,所以也有很多人说茶轴和红轴之间很接近的原因。在凸面高度上,3款MX茶轴的高度也是完全一样的。


黑轴拆解对比篇: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黑轴的正面对比展示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黑轴的四周侧面对比展示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黑轴的背面对比展示

 

  这3款MX黑轴的外观和材质都和青、红、茶轴一样,只有一些并不影响手感的小差别。并且松鼠黑轴也采用了五脚轴的设计。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黑轴的拆解对比展示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黑轴的开关帽固定卡扣对比展示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黑轴的开关帽固定卡扣对比展示

 

  这3款MX黑轴的开关帽固定卡扣的差别也和青、红、茶轴一样,只有一些颜色和卡扣样式上的小区别。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黑轴的弹簧对比展示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黑轴的弹簧参数对比表格

 

  而对于我们目前所熟知的这些轴弹簧,可以说越长、越细、圈数越多,压力克数就越小;弹簧越短、越粗、圈数越少,压力克数就越大。从参数来看,压力克数最大的是高特MX黑轴,其次是Cherry MX黑轴,最后是松鼠MX黑轴。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黑轴的触点金属片对比展示

 

  这3款MX黑轴的触点金属片采用的都是合金原料,但从图片中可以看到这3款触点金属片的颜色有些不太相同,这是由于这些合金原料的批次和产地不同,所以导致了颜色不同。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黑轴的开关帽对比展示

 

  这3款MX黑轴的开关帽和MX茶轴、红轴的长度相同,全都为12mm,并且都为一体式设计。但是在凸出的凸点方面,松鼠MX黑轴是略微偏矮一些的。




手感测试对比篇:


  单从手感来说,无论是青、红、茶、黑,每一种颜色的3款轴体在手感上都是相当接近,并且由于Cherry MX轴是最早推出的机械轴体,所以其它轴体在制作工艺和材质选择以及手感上都会尽量靠近Cherry MX轴。

  而根据之前所对比的参数,以及实际使用的手感,笔者做出了以下的有关手感的表格。(但由于每个人的真实手感都会略有不同,所以笔者并不能代表广大玩家的手感)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青轴手感对比表格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红轴手感对比表格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茶轴手感对比表格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3款MX黑轴手感对比表格

 

总结篇:


  虽然这3款品牌的自主轴体都会被用在了不同品牌的机械键盘上,比如魔力鸭和键谈坊的机械键盘选用松鼠轴;Cherry、海盗船、酷冷等一些厂家会选用Cherry轴;而高特轴在这3个品牌中,算是出现比较少的。但无论它们用在哪个品牌上,笔者相信只要厂家的键盘品质过硬、外观设计合理,哪怕是一些国内的自主轴体,就一定会吸引玩家。

 

Cherry轴 VS 松鼠轴 VS 高特轴的拆解对比

[责任编辑:飘香剑雨]

评论(147)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发表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添加表情
*友情提示:首次回复增加5元发烧值,多次回复往后每次增加1元发烧值,前5次回复有效!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 会员头像
    quwei80  2017-03-21 10:29:14
    路过瞧瞧!
    点赞 (0) 回复
  • 会员头像
    zu7dao  2017-03-21 09:49:22
    66666666
    点赞 (0) 回复
  • 会员头像
    liujie  2016-11-29 21:56:38
    5454
    点赞 (0) 回复
  • 会员头像
    louing12  2016-10-27 11:02:07
    我可以转去贴吧吗?
    点赞 (0) 回复
  • 会员头像
    vividjames  2016-08-20 08:27:35
    用了这么久,我觉得高特的黑轴比cherry的还好用。血手的光轴(类似红轴),有点言过其实,没cherry红那么舒服。TTC的黑轴,比高特和cherry肉了一点,一般。 至于cherry的茶轴,没跟类似的比较过。雷蛇的绿轴,玩游戏比cherry的青轴舒服。 以上为个人观点。
    点赞 (0) 回复
  • 会员头像
    microme  2015-12-23 16:58:21
    我没有贬低国产轴的意思,我想知道在机械性的连续按压1亿次后,拆开看弹簧及配件老化性的测试.玩文字和外观国产优势很大,但是老化性测试之后就能看出材料及做工差别了.
    点赞 (0) 回复
  • 会员头像
    duke580  2015-12-23 04:37:28
    就看使用寿命的区别了
    点赞 (0) 回复
  • 会员头像
    达芬拉  2015-12-06 14:43:59
    好赞 这么看来 一些非cherry轴的出发行程更短 出发更快速毕竟新轴新技术吗 不过cherry的地位是它质量稳定 持久不变带来的吧。自主轴慢慢将质量稳定性提上来是可以超过cherry轴的
    点赞 (0) 回复
  • 会员头像
    阿不才  2015-12-02 21:32:55
    感谢!
    点赞 (0) 回复
  • 会员头像
    laomu0515  2015-12-02 18:52:47
    长知识了
    点赞 (0) 回复
  • 会员头像
    大鹏竞技外设  2015-11-24 13:39:59
    前排围观
    点赞 (0) 回复
  • 会员头像
    麦田失去守望者  2015-11-22 17:52:12
    松鼠轴使用寿命居然比原厂轴都长...
    点赞 (0) 回复
  • 会员头像
    鹰翔九洲  2015-11-20 19:37:06
    绝对好文,要是能把血手光轴、雷柏黄轴、罗技欧姆龙轴也一起写进来,就更好了。
    点赞 (0) 回复
  • 会员头像
    KING3克  2015-11-14 11:12:20
    噱头是真多····国产轴都差不多得····现在工艺都能达到····
    点赞 (0) 回复
  • 会员头像
    硬件是一门学问  2015-11-06 11:56:11
    收藏了先。
    点赞 (0) 回复
  • 会员头像
    mcgsky  2015-11-03 15:47:46
    学习了,感谢分享!!!!
    点赞 (0) 回复
  • 会员头像
    孤傲的小辉  2015-11-03 13:28:05
    竟然没有凯花的。。。。
    点赞 (0) 回复
  • 会员头像
    风-WIND  2015-11-01 22:40:10
    仿成这样了 能有多大差距
    点赞 (0) 回复
  • 会员头像
    baggio  2015-10-30 14:23:18
    我坚信,这种科技含量并不是极高的工业量产化产品,最终国产的性价比优势将占据大多数市场份额。
    点赞 (0) 回复
  • 会员头像
    伊布拉卡达布拉  2015-10-30 11:15:56
    G轴,欧特姆和凯华的会有吧,期待中
    点赞 (0) 回复
<1 2 3 4 5 6 7 8 >

72篇 文章总数

11570308 总阅读量